崔雪芹:走出国门的河北非遗老土布,织出五彩新生活

2018-03-21 09:23:25 来源:河北省妇女联合会
进入移动版,省流量,体验好

赞皇县有个让数千农民脱贫致富的“增收社”、“志气社”,这就是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。出生在织布世家的原村土布总经理崔雪芹,为了实现家庭三代的理想,粗糙了双手,沧桑了面孔,但初心不改。现在,原村土布已成为河北省著名商标、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,畅销海内外。

逐渐失传的土布工艺

崔雪芹出生在织布世家。早在抗战时期,崔大姐的姥姥王红玉就是太行一分区知名的织布状元,母亲秦喜辰12岁时跟着她织布,得到了她的真传。但是,手工织布因为远离市场,逐渐被人们遗忘,这曾是崔雪芹母亲多年的遗憾。

崔雪芹很小就立志,长大后一定要走出大山,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。1988年,她通过招工来到了石家庄工作,户口也迁了出来,成了城里人;1991年崔雪芹辞职创业做服装生意,2005年成了一家服装品牌的省级总代理,有了上百万的资产,正如小时候所梦想的那样,过上了城里人的好日子。

未料想,就在2005年,崔雪芹代理的品牌服装厂倒闭,手下的30多家代理商把货都退了回来,欠她的40万元货款也不给了。一夜之间,连吃饱饭都成了问题。

弥补母亲的遗憾,开启创业路

母亲在崔雪芹最艰难的时候一直陪伴她,开导她。有一天,在跟母亲聊天的时候,母亲感叹手工土布后继无人,崔雪芹突然意识到了一个商机,那就是挖掘传统土织布。“纯手工土织布是千年文化遗存,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正在复兴,纯天然、老手艺、原生态日益成为国际时尚的潮流下,我为什么不利用自己的商业经验,将家乡的老粗布推向市场、发扬光大呢?”

河北省妇联主席贾玉英视察老土布合作社

说干就干,崔雪芹立即到石家庄和北京做市场调查。正如她所料,没见到用纯手工织就的老粗布产品。“没人做的事情自己做,跟着别人跑的事儿我没什么兴趣。”崔雪芹打算找到最传统的机器,用老手艺织布,让原模原样的老粗布重出江湖。可朋友们听了她的想法,都觉得挺可笑,也替她捏把汗,“我是个倔脾气,别人越不信我越要干。”

2006年5月,崔雪芹开始四处寻找老式纺车和织布机。在太行山区蜿蜒的山路上,她骑着自行车,翻山越岭跑了临近5个县10多个村庄,快一个月过去了,连一台织布机也没找到,有一天高烧39度,连病带饿晕倒在村子里。苏醒过来后崔雪芹流泪了,心想:“为什么这么多磨难找到我?我不服,越艰难越不服。我当时就决定,挖地三尺我也要找到它们!”

带领姐妹们共同致富当年6月初,崔雪芹终于搜罗到10台纺车和5台织布机。她马上找来了会手艺的老人操作。老粗布制作过程十分复杂,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,要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,一个熟练工一天只能纺8两线或者织12米布。崔雪芹把眼光瞄准了中高端市场。2006年6月底,她向朋友借了8万元在石家庄开了家专卖店,刚开一个月,销售额就达到了3万元。崔雪芹正准备乘胜追击,扩大产业规模,可是,困难又出现了。 2006年10月,崔雪芹着手在赞皇县口头村筹建老粗布专业合作社,没想到却被村里人拒绝。大家怕挣不到钱,自己也白忙活一场。最后,崔雪芹的倔脾气又上来了,她扔下了一句话:“既然你们这么说,我还就在你们村干定了!”第二天就把户口从市区迁到了口头村,村里人一下子信了她。很快,周边村庄100多户乡亲也加入了合作社。2007年,销售额超过了200万元。

2009年8月,崔雪芹又筹建手工粗布厂,向白草坪村借了几个废弃的旧窑洞,将村民不用的石磨盘运到了小院里,使小院充满原汁原味的农家气息,把土布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。游客不仅能观看粗布制作的全过程,还可以推推石磨,尝尝农家饭,上手织织粗布。最终,粗布厂的销售额实现连年翻番,从700万元,到1500万元,到3000万元。

崔雪芹与社员们探讨织布工艺

如今,原村土布已经拥有总厂和6个纺织加工基地,织布机350台,纺车1000台。合作社已发展为从彩棉种植到纺织加工为一体的“专业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联合组织,有会员1300户,涵盖了3个乡10个村,直接参与彩棉种植和土布纺织加工的农民达到2500多人,大批姐妹在家门口致富,甚至80多岁的老人也挣上了工资。 2013年,原村土布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合作社也成为赞皇县重要的民俗文化旅游景点。土布这门传统手艺让崔雪芹东山再起,重获幸福,既实现了老母亲的愿望,也带领姐妹们脱贫致富,实现人生价值。

 

责任编辑:赵宏梅
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